11月10日,是山东省济宁市金乡镇棉农老梁不能忘记的日子。
就是这天,棉花价格一改维持了两个多月的上升态势,当日下跌2%。
就是这天,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发表了“投机资金炒作导致棉花价格过高”的论断。随后,棉价开始“高台跳水”。
老梁做了20天的发财梦就此破碎。
短短17天,棉价跌幅达25.69%,成为大宗商品中的领跌品种。在这轮“过山车”行情的背后,出现了各路游资的身影:种棉农户、个人炒家、期货机构……在流动性宽松的情况下,各类游资“组团”进入,离奇拉高,又仓皇出逃。
棉农摇身成炒家
老梁在山东老家金乡种了100亩棉花。今年端午节前后,老梁听人说德州那边棉花可能会减产。看看自家的棉花长得比往年好,老梁心里有了底:今年棉花能卖个好价钱!
果不其然,从8月份开始,新疆、河南等地用棉企业陆续宣布准备提高棉花收购价格,原因是受到天气灾害、播种面积减小等影响,今年棉花供应不足,棉价或创近几年新高。
看着地里棉花的喜人长势,老梁盘算起来:去年一斤最高卖到6块,今年估计能卖到7块5,100亩地就能卖将近3万块钱。
“老梁,就你地里那几朵棉花能赚几个钱!”就在老梁给自家地里的棉花“打算盘”时,一位朋友的说法让他吃了一惊:“既然知道棉花今年铁定涨价,咱还指望种棉花干啥!收棉花才能发大财!”
“能行吗?怎么干?”
“咱找几个人凑份子,去各家收棉花。等价涨上去再卖,里外的差价不都是咱的了?份子钱凑得越多,越能把收购价压下来,等价涨上去了,不比你种棉花赚得多?”
这番话说动了老梁。他将信将疑地拿出自己的30万元存款,加入了“组团”炒棉花的队伍。没想到,过了国庆节,老梁看着“打着滚涨上去”的棉价,惊得嘴都合不拢:一斤棉花收上来7块5,一个月不到,价格就涨到10块钱。
渐渐地,老梁发现了门道:用棉企业没有国家发放的棉花收购证,不能直接收购,必须通过中间商进行;而他可以棉农的身份和种植户签订收购合同,适当地压着货不卖,静待合适的价格出手。
“那段日子棉花价格天天涨,我都顾不上收自家地里的棉花了,天天往外跑——收棉花去!”老梁说。
渐渐地,直接收棉农的棉花已经不能满足老梁的胃口,他开始从贸易商手里接货,甚至在30000元/吨的高位上,老梁还追加了30万元:“棉花交易网的专家看到35000元/吨呢。”
但没想到,转瞬即逝的行情让老梁措手不及。
期货老手看走眼
“机会又来了!郑棉明天可以加仓,短期目标34000元!”
同样是在11月10日,郑棉期货价格冲高回落后,一位在国内做了十多年棉花国际贸易的“老手”叶先生兴致勃勃地给圈内做期货的朋友群发这条短信。就是这条短信导致另一拨人套牢。
“十·一”之后,攻势越来越猛的棉花价格令叶先生格外关注。“从八月底到十月初,棉花价格已经翻番!这么短的时间达到这样的涨幅很少见。”
随后,他开始陆续建仓做多棉花期货,在价格最高时,账面浮盈高达30多万元。
但是老天就是这么爱捉弄人:让你轻松登上巅峰,又让你迅速跌入谷底。就在叶先生认定这次“短线回调”是个难得的加码机会时,让他做梦都没想到的是,从第二天开始,棉花期货价格就开始一路跳水。短短17个交易日,棉花价格从天堂跌到了地狱。
数据显示,现货市场上,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商品棉(三级棉)的电子撮合成交价从11月10日最高的34560元/吨一路跌落到目前25000元/吨,跌幅高达27.7%。受此影响,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价格也遭遇重挫,棉花期价从11月10日最顶峰时的33600元/吨下跌到目前的24460元/吨,每吨“掉价”近9000元。
在这种一泻千里的行情下,叶先生被深度套牢。目前,他期货账户上的浮亏已经超50万元。
据叶先生介绍,许多人炒期货的同时在炒电子交易盘,27000元/吨是个陆续积累多头头寸的价位,在33000元/吨时大胆追加的大有人在。
“头两天大家还以为是正常调整,但短期内连续出现这样的跌幅,真是令人始料未及。看来这次又有一批人要倾家荡产了。”他说。
“如果棉花期价再这么下跌,我决定不追加保证金,该到平仓止损的时候了。” 叶先生无奈地说。
游资被迫出逃
在调控政策声声紧的情势下,跑,还是留,成为困扰老梁的难题。
11月10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在中国政府网接受采访时指出,当前玉米、棉花价格上涨过快,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流动性过剩导致的热钱炒作。当前应该针对资金炒作现象出台监管措施。
这番表态通过大众媒体的迅速传播,在资本市场上得以充分发酵。11月11日,郑棉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再次下挫5%,达到32375元/吨。
11月17日,国务院召开常务工作会议部署控制物价过快上涨,要求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加大对游资炒作农产品(20.90,0.00,0.00%)的惩罚力度。
现货市场上,前期“组团”进入的游资开始应声撤离。“我周边的朋友开始抛了。之前是什么涨,买什么;现在是什么跌,抛什么。”老梁说:“看来政府动真格的了,大家怕了。”
可是作为最后的接棒者,老梁补仓的进货价远远高于国内用棉企业26000元-27000元/吨的收购价。真要割下这块肉,老梁实在舍不得:“价格真的不能回来了?”
上海中期期货棉花分析师见惊雷认为,受到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影响,棉花现货和期货市场价格仍将继续走低,跌至22000元/吨都有可能。前期,国家抛储价格在20300元/吨左右,因此20000元/吨是铁底。
这意味着,老梁如果现在不跑出去,过几天或许会跌得更惨。
更可怕的是,老梁发现,在现货市场上,即使他愿意出手,也不见得能找到买家。尽管当前市场价位已经达到用棉企业收购价的合理区间,但是现货市场成交依然低迷。“涨价时,棉企26000元/吨收不到棉花;而现在,26000元/吨的棉花棉企不要了!”老梁说。
专业人士认为,相比往年,目前价位依然偏高,棉纺企业在明年出口复苏前景不明的情况下,不敢买入太多存货。
“不好卖了,全砸手里了。”老梁叹息道。
来源: 中国纺织网
相关资讯
-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全面从严治党暨警示教育会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涵养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共奋进!2025年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召开
- 2024年我国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 全面提升市场形象,中国轻纺城开启管理专项行动
- 【央视快评】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会长新年谈|林云峰:解锁“新质”动力,重塑产业格局-纺织服装周刊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立高远之意,行笃实之效,创开阔之境!
- 【央视快评】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李强在浙江调研时强调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奋力创造高质量发展新业绩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坚定信心,干在实处,启锦绣新篇,绘美好未来-纺织服装周刊
- 2024纺织行业绿色发展劳动竞赛复审结果公示
资讯排行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跃迁之春谱写纺织新篇,2025中国纺联春季联展璀璨启幕
- 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
- 永荣锦江&意大利兰蒂奇集团,竞帆循环经济新蓝海!
-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纺织服装周刊
- 岁末年初,盘点纺织行业数实融合最新进展-纺织服装周刊
-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2025年,中国经济这么干
- 质领2025·先锋谈|波司登董事局主席高德康:数智赋能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从“市场管理者”到“综合集成服务商”,中国轻纺城集团要下盘怎样的大棋?
- 「经纬之外」当游牧美学的雲甲织进CHIC(春季)展
- 2025 中国(义乌)国际针织供应链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义乌成功召开
- 乐古古纺织:让真丝面料与时代共舞
- 全国高职院校首批服装3D数字化设计技能等级证书出炉-纺织服装周刊
- 2024藤模年终时尚盛典|全龄共赴,致敬经典-纺织服装周刊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武汉纺织大学副校长王栋:做纤维世界的追光者
视觉焦点
-
安徽服装第一村: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孙村焕新发展面貌
-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2025年,中国经济这么干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孙以泽:国家需求是科技创新指挥棒
-
崔忠付出席“星级数字化仓库与数字供应链平台金融服务中国行——太原站”座谈会
-
大金 UNIDYNE 创新开放日:融合共创,推动绿色防水新潮流
-
衣承华韵,古今辉映于时尚舞台——访绍兴禄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陈星颖
-
实力“圈粉”,尽展产业新风貌!山东聊城展团首次亮相2025yarnexpo春夏纱线展
-
花式上新、一站式购齐,柯桥窗帘展首日开启时尚新风!
-
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武汉纺织大学副校长王栋:做纤维世界的追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