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GB1103-2012《棉花 细绒棉》棉花新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9月9日启动的2013年棉花临时收储政策按新标准执行。国家发改委规定,2013年度棉花临时收储范围为:颜色级白棉四级及以上、淡点污棉二级及以上;长度级27毫米及以上;马克隆值A级、 B级和C级C2档;断裂比强度差档及以上;长度整齐度低档及以上;轧工质量中档及以上。棉花差价率按照中国棉花协会8月30日发布的《关于调整“中国棉花 协会棉花质量差价表”的通告》执行。
棉花量减质升
价格有所提高
7月底到8月上旬,大部分棉花主产区都出现连雨天气,使得棉花减产,但是从近来的采访中发现,8月中下旬的晴好天气,各使得各地的棉花质量都有所提升。
河南地区由于天气晴好,各产区棉桃吐絮加快,郑州、新乡等地籽棉采摘75~100公斤/亩,籽棉质量以白棉2级、3级为主,有极少量淡点污棉2级。今年河南省遭遇洪涝灾害,部分棉田减产严重,但后期天气好转,新棉色白、绒长、成熟度好,棉农预计今年籽棉“量减质升”,利于交储。
江苏射阳地区的棉农也普遍反映,今年8月下旬天气持续晴热干旱,虽对棉花后期生长,尤其是对提高座桃和实现秋桃盖顶都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但十分有利于对棉花长势的控制。田间小气候更是促进了棉铃的开裂和吐絮,霉变发黑的烂桃明显少于上年。从目前已采摘的棉花质量看,完全符合新标准白棉4级的水平,只要稍作分拣处理,有一部分还能达到白棉3级的要求。
由于棉花品质良好,加上棉花种植面积减少,棉农惜售心理较重,且棉花价格有所提高,目前,大部分地区的价格在8.4元/公斤左右。德州市棉花协会副秘书长马俊凯表示,德州地区的棉花收储已开始进行,价格在8.4元/公斤,比去年同期高0.15元/斤左右,且都是混收,分级并不明显。对于棉农惜售,马俊凯另有看法。他认为,这也跟销售习惯有关,“棉农通常是将棉花全部摘完再卖,摘一部分就卖会比较麻烦,部分有用钱需求的棉农会选择现在出货”。
质量要求更严格
加工企业压力大
由于今年是棉花新标准实施的第一年,且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发布的公告中称,本次收储细则将交储保证金从300元/吨提高到500元/吨,并明确企业对交储棉花终身负责。新年度收储按新国标中增加的颜色级执行,尤其对轧工质量、长度整齐度、断裂比度、异性纤维等指标都有明确的规定。纺织企业普遍认为,本次收储政策本着一切从严、比照新国标的原则制定,会对加工企业起到规范和导向作用,今年储备棉质量有望得到提升。
同时,在严格的收储标准和对交储企业严格的规定下,本次收储重质不重量,着实给棉花加工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企业交储的难度加大。湖南一家棉花加工企业负责人表示,目前,企业收购棉花较为谨慎,力求在收储时就把好质量关,防止以后棉花质量出现问题,损失利益。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开秤的棉厂试探收购、加工甚至送检,抢占资源意愿明显,但实际利润并不理想。去年4级以上棉花皆在入储范围之内,而今年3.5级以上才会入储。因此,去年收储时出现的质量问题,今年有望避免。
在储备棉回款方面,今年的收储将采取一次性支付方式,且保证金提高为500元/吨。这对于资金整体并不充裕的轧棉厂而言,势必影响整体收购和运营。有业内人士认为,大规模抢收等不理性现象出现的概率将大幅降低,棉企会严格控制成本,而小企业由于资金不足可能与大企业合作。此外,新疆地区收储将会根据加工企业检验量和承储库日均接受能力实行限时限量竞拍,收储难度明显增加,企业交储进度将受到更多限制。
新国标要求细致
用棉成本有望下降
今年,收储标准按照新的棉花标准实施,这对用棉企业来说是件好事,其对轧工质量、长度整齐度、断裂比度、异性纤维等指标的明确规定,让纺织用棉企业生了不少麻烦。在采访中了解,在原来的棉花分级标准下,纺织企业的用棉通常有一套自身的标准,无论棉花是如何采购,企业都按自己的标准重新评定。采购按国家规定的品级标准执行,配棉采用的是注重物理指标的自定标准。而棉花新标准细化到4个颜色类型13个颜色级,非常接近于企业习惯的自身的“配棉标准”,使企业在采购、配棉环节使用的标准一致,可以彻底解决企业配棉使用和采购结价不统一的问题,从而减少用棉检验环节,降低用棉成本。
有分析人士表示,“今年是首次实行棉花新国标,棉花检验将更细致、严格,如果排除人为因素,达到收储标准的棉花数量料将小于去年。估计能收储500万吨,入储量将占棉花产量的80%左右。”资料显示,2012年度我国共收储棉花650.6万吨,棉花产量按700万吨计算,入储量占到棉花产量的93%。2012年度市场上棉花可流通量很少,而2013/2014年度由于棉花新标准的实施,收储量不会太大,市场流通的棉花将会增多,对用棉企业来说选择更多。
目前,从各地的反映情况来看,国内棉花市场以零星收储为主。新乡某企业负责人表示主要有三个担心:一是收储细则要求企业对棉花质量终身负责,企业压力很大;二是收储细则按照新国标收购,目前公检数量还很少,企业对于自检与公检对接情况难以把握;三是今年籽棉减产已无悬念,而400型企业产能过剩,资源争夺战将会重演,企业对收购前景较多担心。业内人士预计多数棉企要到9月底才开秤收购,比去年略有推迟。
来源: 亚洲纺织
相关资讯
- 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
- 打赢“生存战”,看日本纺企如何上演合纵连横
- 波兰之旅,开启中波纺织服装合作新篇章
- 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
- 《2023纺织业对外投资合作国别指南》拉美篇(一)——墨西哥
- 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孟加拉国观众组织推介会再获关注
- 三分钟导读纺织行业宏观经济环境
- 衣心向善!中法可持续时尚行业分享绿色转型经验及案例
- 上半年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同比下降,RCEP机遇值得重点关注
- 上半年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同比下降,RCEP机遇值得重点关注
- 2022世界变局下的日本纺企应对之策(下)
- 坚持开放包容、创新发展、合作共赢,国际纺联纺机研讨会发出业界最强音
资讯排行
- 山东协会轮值会长会议举行,筹谋协同创新再发展
- 大金 UNIDYNE 创新开放日:融合共创,推动绿色防水新潮流
- 科技感十足!我国登月服“望宇”名称确定,与“飞天”舱外服遥相呼应
- 鼓干劲、明方向、启新程!2025中国轻纺城干部大会召开
- 喜迎开门红!纺织服装专业市场陆续启市迎客
- 新春不打烊,纺织集群冲刺开门红
- 2024藤模年终时尚盛典|全龄共赴,致敬经典-纺织服装周刊
- 永不止步!兰精集团持续筑牢天丝™品牌“防护网”
- 全国高职院校首批服装3D数字化设计技能等级证书出炉
-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共奋进!2025年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召开
- 2025 中国(义乌)国际针织供应链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义乌成功召开
- 筑梦甲子、继往开来,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迎来60周年
- 质领2025·先锋谈|宏源科技:守正创新 技术支撑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起跑“开季节”,广州诚大时装广场引领原创快时尚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武汉纺织大学副校长王栋:做纤维世界的追光者
视觉焦点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武汉纺织大学副校长王栋:做纤维世界的追光者
-
从“市场管理者”到“综合集成服务商”,中国轻纺城集团要下盘怎样的大棋?
-
崔忠付出席“星级数字化仓库与数字供应链平台金融服务中国行——太原站”座谈会
-
「经纬之外」当游牧美学的雲甲织进CHIC(春季)展
-
BRICS+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
-
我是纺织人·科技特辑丨孙以泽:国家需求是科技创新指挥棒
-
实力“圈粉”,尽展产业新风貌!山东聊城展团首次亮相2025yarnexpo春夏纱线展
-
质领2025·先锋谈|宏源科技:守正创新 技术支撑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山东协会轮值会长会议举行,筹谋协同创新再发展
-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2025年,中国经济这么干